自2019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以来,贵州省福泉市紧扣“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目标定位,注重整合资源、紧盯常态长效,以“五个抓实”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档升级。
抓实阵地建设,解决文明实践“在哪干”的问题
福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一是建设统筹协调的“枢纽”阵地。坚持高位推动,建立了以市委书记担任主任的福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一把手”工程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在实践中心设置了志愿服务大厅和公益大讲堂等10个活动室,搭建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康与体育等服务平台,派驻专职人员入驻实践中心办公,推动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体化,成为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协调、指挥、调度中心。二是建设全域覆盖的“线下”阵地。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将文明实践的触角延伸到村民组、企业、学校、居民小区、医院等领域,整合党建、文化、教育、医疗、科普、司法等部门基层阵地资源,建成实践所8个、实践站87个、实践点1418个,构建起了市乡村组“四级联动、全域覆盖”的文明实践组织网络,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三是建设触手可及的“线上”阵地。坚持文明实践线下可见、线上可及,开发“文明实践在福泉”微信小程序,与“古城福泉”互联互通,整合电视、抖音、微博、动静APP等媒体平台,建立起集思想理论传播、宣传教育引导、服务需求采集、精准服务群众的网络平台,实现线上平台共建、共用、共享,打通了文明实践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抓实队伍建设,解决文明实践“谁来干”的问题
一是建强群众身边志愿服务队。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以乡村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新乡贤、创业返乡人员、群众性活动带头人为重点,组建小区(村寨)管家、文明婚育、绘美山乡、公益红娘、临终关怀等志愿服务队126支,确保基层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有人理、有人管。二是建强重点领域志愿服务队。发挥政法、环保、工信、市场监管、卫健等行政部门职能优势,组建项目建设、生态环保、法治宣传、健康守门人等志愿服务队,助力环境整治、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疫情防控等,实现党委政府重点中心工作到哪,志愿服务队伍就跟着到哪。三是建强专业志愿服务队。发挥行业专业优势,动员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爱心人士和社会公益组织加入志愿服务活动中,先后组建了蓝豹救援、水滴公益等公益组织,并组建了小树公益、宝贝回家、心理咨询、就业规划等志愿服务队,为群众提供专业、优质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1718支,注册志愿者达13.6万人。“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在福泉蔚然成风。
抓实活动创新,解决文明实践“干什么”的问题
文联小分队开展“山歌唱响新时代 快乐送进百姓家”志愿服务主题活动
一是“三融三化”创新理论传播载体。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将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宣讲融入惠民服务、文化生活、情景体验,让宣讲活动通俗化、文艺化、生活化。“线上”发挥电视、新媒体优势,积极推广农村“大喇叭”工程,广泛开展创新理论宣传宣讲,潜移默化地影响群众;“线下”组建“红色宣讲团”“百姓宣讲团”等队伍,通过书记讲党课、专家讲理论、干部讲政策、模范讲事迹、群众讲感受,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推动理论政策宣讲入脑、入心。二是“文艺+宣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市乡村组建“党的声音进万家·新时代思想润民心”山地文艺轻骑兵宣传服务队415支,创设“传统节日年年庆、文艺精品季季比、行业风采月月红、百姓舞台周周乐、好书推荐天天读”文明实践活动,采取“文艺+宣讲”的方式,将党的理论政策融入文化文艺节目中,大力开展文化文艺惠民巡演,让群众在一场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文化文艺活动中深切感受到来自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三是“五不五示范”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作用,发出红白事宜“五不五示范”倡议,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指导村组建立红白理事会、修订村规民约、家家户户自制家风家训、签订承诺书,自觉摒弃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推进文明乡风深入基层、走进万家。
抓实项目孵化,解决文明实践“怎么干”的问题
一是以重点任务为导向设计主题项目。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首要任务,创设具有思想引领作用的志愿服务项目,大力开展“传播新思想一镇一品牌”创建,固化形成“新思想夜校”“扫码听歌大家唱·幸福生活感党恩”“大花水大喇叭双语播报”“洞铁说事日”等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创新项目,推动理论宣讲常态化制度化。二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孵化特惠项目。紧紧围绕“服务老、养育小、让中青年发展好”这一主题,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线上征集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既着眼群众的共性需要,又关注群众的个性需求,创设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文化、科技、医疗、法律、健身等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普惠性和特惠性志愿服务项目1.6万个,真正让文明实践项目惠及基层、惠及群众。三是以实践效果为导向打造品牌项目。积极打造“德善福泉·志愿黔行”志愿服务品牌,全面推广群众点单、中心派单、爱心企业(部门)买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志愿服务“五单”模式,重点培育打造志愿服务示范项目100个,推动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其中,“干细胞捐献”入选全国“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抓实机制建设,解决文明实践“常态干”的问题
一是建立督导调度机制。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一月一调度、一月一清单、一季一督导、半年一推进、一年一评估”工作机制,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规划、基层所(站、点)承接任务、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实施、志愿服务队员各展所长的工作格局,实现上下联动、同向发力,下好文明实践“一盘棋”。二是建立嘉许激励机制。积极推动志愿服务嘉许激励,制定出台志愿者管理、星级评定等制度,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资奖励为辅,定期开展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项目评选表彰活动,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在就业创业、评先评优、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礼遇优待,树立德者有得、德者受尊的鲜明导向。三是建立多元保障机制。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方式,率先建立福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累计筹集资金200万元,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更加持久深入。核增人员编制5名组建工作专班负责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有效增强工作队伍力量。同时,制定出台文明实践挂帮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全市77个部门(单位)与87个村(社区)结对挂点帮扶共建,充分发挥行业部门资源、资金优势,帮助基层实践站、点理清工作思路、解决突出问题,推动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取得实效。(供稿:贵州省文明办 福泉文明网)